close
鋼琴調音,志在降伏兩百多條鋼琴弦,達到每個音彼此間如如不動的一致性。一個音彈下去,不動就是不動,很單純的一個音,沒有其他雜訊......這也是調音的最終標準和目標。
 
偶聽一些鋼琴演奏錄音,彈單音下去,音就在亂飄了,更別提整組和弦之美感在何處了。這點錄音室部分真的需要好好檢討,不過也要他們也懂這些,聽得出來才行。不過這麼說其實對他們也不公平,因為連一般的鋼琴演奏者都未必了解,並特別去關注這個。個人也是去學調音,剛好也有找到研究音律的老師,才注意到這個。剛開始也很困擾,沒辦法彈鋼琴,因為會特別去注意每個音是否有雜訊甚至走音......
 
目前一般的鋼琴調音,幾乎都選擇12平均律。12平均律除了八度是和諧的外,其他音因為是分成12等分,並不把和諧考慮在內,對整體音樂呈現難免有缺憾。
 
所謂一般認知的和諧,即在符合泛音的基礎下,才是和諧。然比較深入去探討什麼是和諧的時候,這卻沒有絕對值。就科學精密的計算,一條和絃所能產生的泛音,如果有算出來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數據,每個數據就一定和諧嗎? 越靠近前面算出來的越和諧,越後面的越不和諧。如果是隨便一個算式,它算出來的也是泛音,但是實際聽就是不和諧,甚至怪怪的,也是有的。
 
舉例來說,低音的A=110Hz,就泛音不斷往上,即產生220Hz, 330Hz, 440Hz, 550Hz, 660Hz。但如果是770Hz呢? 根本沒有這個音,它是比G的音低,比#F高,但它還是A=110Hz的泛音列裡面第7個泛音啊.....
 
就比較好聽的五度相生律甚至純律,需要先分析要演奏的曲子之和弦結構為何,再根據泛音理論的基礎及計算模式下去計算,還要實際調音出來聽聽看是否和諧,才能定下來。所以,不見得由古至今一些資料上所顯示每個音的算式就一定正確,每個音的計算都是在取某個音為基準的泛音基礎下去計算,環環相扣,有憑有據,一步一腳印去計算出來。計算出來還不算,還要實際去聽,才知道是否能被接受。
 
鋼琴調音事小,音律研究完全沒有標準,都是針對曲子量身訂做的,再厲害完美也只能做到僅有一組音程,如4度或5度出來的聲音好像狼嚎那樣。如果遇到需要一直轉調或現代那些不講究和諧的現代音樂,那就認了吧,12平均律就好了。
 
一首曲子調特定的音律,量身訂做,雖然是浩大工程,但其中的音樂及曲子美感,無與倫比,讓人懷念非常,聽習慣了,對比用12平均律所彈出來曲子,嚴格來說是不太能接受的......但總不能堅持這個標準,否則就沒什麼音樂可聽了。
 
期待那天,演奏會甚至錄製音樂,能進行量身訂做的音律去搭配,讓演奏者及聽眾擁有更多的感動......目前量身訂做的音律,大概也僅止於學術研究,和個人的獨家享受而已。期待音律走得出學術,進入普羅大眾的聽覺,讓極致聽覺享受普遍化
 
1487902333136.jpg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鋼琴 調音 音律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waich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